從事北歐式健走使用健走杖後,我的退化性關節炎及駝背現象,亦在使用中逐漸改善,以前每週做膝復健5次,現可減為3次
常言道「老化從腿開始」,下半身肌肉不夠強壯,上下樓梯、跑步常感體力不支、氣喘如牛,因運動全靠大腿、小腿的肌肉操作。一旦下肢肌肉萎縮,人不僅無法維持正確的姿勢,且容易疲勞、腰痛、膝痛等現象。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不二法門,健走就是簡單、方便、效果最大的運動。然而,人走越快,下半身的關節承受壓力愈大而產生疼痛。根據報導:全身肌肉群超過50%集中在上半身,一般健走時,除雙臂擺動,很難有機會鍛鍊。
愛行者健走是全身協調的運動,它不僅鍛鍊肱三頭肌、外斜肌、胸大肌及腹肌等上半身肌肉群;亦使上半身肌肉分擔身體部份重量,如此可讓髖關節、膝蓋及腿踝所承受壓力減少約30%。
我們使用愛行者健走杖(簡稱愛杖)已三個多月,每週繞社區2~3圈(1圈20分),健行後經常汗流浹背,但抵家後沖溫水澡後,那種舒暢的感覺,難以形容!愛杖健行促進我血液循環,使血流可抵四肢末梢,今年冬天手腳已不像往常的冰冷。我的雙腿(退化性關節炎)及駝背的現象,亦在使用中逐漸改善。以前每週做膝復健5次,現可減為3次;採用四肢健行增加平衡及穩定度,減少我行走摔跌的機會。
有一個謎語:有一種特別的動物,幼時以四肢爬行,漸長後就以二肢行動,經數年的歲月,最後改以三肢活動,此謎底眾所周知。如今,我擁有愛杖,四條腿走路,無論在社區、十八尖山,甚至東眼山森林中,可快可慢調整自如,膝蓋不酸痛,小腿也不「鐵腿」,但手臂卻相當酸痛,此應鍛鍊到上肢的肱三頭肌、三角肌及大圓肌。期盼我能每週增為5次社區健走,尤其在日落前(約4點)紅外線較多(增加熱能),對身體妙處更多;另讓我學習以愛杖行走於樓梯(指上、下樓梯);更願分享此愛杖的好處與親朋好友!
TNWA台灣北歐式健走協會官方LINE
【台北敦南店】(02)2732-1539/台北巿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00巷14弄8號一樓
【台中大業店】(04)2310-3139/台中市南屯區大業路318號1樓